您的位置:首页 >> 原创 >> 企业进化

浅谈波特理论的不足及与其他理论的整合

2020-08-19

       作者:喻阳春     

       波特从行业和价值链这两个角度入手,采用经济学的研究手段,很好地回答了企业之间如何竞争以及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竞争优势,为指导企业经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波特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我觉得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解释战略很好,但制定战略不容易;
       这主要是因为波特及他的团队在给客户进行战略咨询时,依据五力模型和价值链分析需求,需要收集大量而详尽的行业、竞争对手(含潜在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以及企业自身的数据和信息,其中很多信息是很难或者不可能收集到的,比如:一些竞争对手的核心经营数据,波特的咨询团队每完成一个战略咨询项目,都可能跨越1-2年的周期。当战略制定完成,企业的经营环境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制定的战略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二)战略的可选择项过于狭窄
       如我的前面文章《什么是战略》中所讲到的,因为波特理论给予企业的战略选择项过于狭窄,限制了企业依据不同情况进行有效发展的可能性。

     (三)对主观能动性的忽略
       波特虽然在《什么是战略》论文中说战略的形成不是麦肯锡这样的咨询公司通过工具分析产生,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发现,但是纵观波特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波特的战略主要还是基于对外部环境精确、系统分析后进行选择的结果。但是,企业的战略不仅仅是选择,更多的是去创造。我曾经给我的一些朋友开玩笑,因为华为创建时对手太强大,如果当初是我管理华为,而不是伟大的任老先生,也许华为今天还在卖路由器,只是卖的路由器品种更多了。现在想想,如果华为早期请了波特团队来做战略咨询,现在的华为也许和我经营的效果有些不同,但绝对不会有现在华为伟大的成绩。所以,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是依据客观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更多是企业家及背后的团队的敢想、敢拼、励精图治、刻苦拼搏的结果。

       另外,现在企业的经营环境与波特理论当时形成时的经营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经营环境变得急剧动荡,依据波特理论建立的壁垒,远没有想象中强大,在一次次的技术更替、客户需求变化以及商业模式创新面前,一群励精图治的企业家很可能可以摧枯拉朽一般击破挡在面前的看似巨大壁垒,就像我们曾经以为电信、银行、电视等行业的企业实力强大无比而无法撼动,而实际上微信、支付宝就轻易将其击破一样。

      (四)过于强调竞争而忽略合作
       最近,美国制裁华为事件牵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我们看到,即便美国如此野蛮对待华为,但华为依然保持忍耐和在不破坏底线原则情况下随时愿意与美国高科技企业合作的姿态。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世界越来越是一个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离开这个系统,谁都很难发展下去,就像华为与苹果相互授权专利技术一样,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不但是竞争关系,还有许许多多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下去。

       波特理论有局限性,但是我觉得如果能与其他理论进行融合,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战略。

      (一)让我们从战略的形成的角度来分析。概括明茨伯格的著作《战略历程》,我们可以明白:战略不仅仅来自于专家的详细分析(即波特的战略分析方法),更来源于企业家心中的愿景,来源于企业一如既往的各类惯例的延续(即文化),来源于全员的学习和认知提升,来源于企业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调整,来源于不同利益或观念团体协商妥协。

      (二)让我们从战略的作用机理上分析。如果要我建立一个球型的战略模型,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最外层是企业的外部环境,第二层是基于企业战略定位的价值链活动,第三层就是支持价值链活动的企业资源、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动态能力,第四层也就是最里层,就是支持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动态能力的由人组成的系统,包括我们平时研究的,如:企业家的愿景、团队学习与知识管理,创新管理,执行力,企业文化,组织变革等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波特理论与其他理论进行一个较好的融合,从而帮我更好的认知战略和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3310819770
粤ICP备20051813号 优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