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原创 >> 企业进化

浅析波特理论与他的前生“产业经济学”

2020-08-19

       作者:喻阳春

       战略管理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的大师和优秀的学者,如:安索夫、安德鲁斯、亨利明茨伯格、迈克尔波特、亨德森、普拉哈拉德等。研究战略,有很多专家会把安索夫当作自己战略知识体系的起点,因为安索夫建立了战略管理整个理论框架体系;也有专家把安德鲁斯推行的SWOT矩阵作为战略思考的起点或者中心点,因为战略是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一种平衡,而我更想把波特的理论作为我战略理论体系的起点,原因有二:(一)安索夫、安德鲁斯等人在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中,起着奠基人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的观点在现在看来有一些“浅而易见”,而我感觉波特的理论不一样,他视角独特、研究系统而且深刻;(二)波特理论很好回答了企业战略管理中最核心的两个问题:企业与企业之间到底怎样竞争,企业到底如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尽管波特曾经风光无限,但随着明茨伯格对各战略理论整合研究的进展、核心竞争力理论、创新理论、时基竞争理论等新理论的提出,以及波特许多咨询项目的失败,后续收到批评之声也同样强烈。即使如此,我依然觉得波特理论与这些理论并非格格不入,只要对波特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波特理论与这些理论更多是分析层面的不同,只要对波特理论进行延伸和扩展,就和这些新的理论进行有效的对接,形成一个更加完整而实用的战略理论体系。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波特理论前生“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本来是为了满足政府部门有效引导市场资源的需求,使得市场上所有的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配置和流动,充分发挥市场资源的价值。这个学科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才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为什么会发生聚集?为什么不能有效流动?研究上述问题,从行业为视角入手,肯定是必要和重要的,上述的三个问题,可以转变下面的两个大问题:
     (一)什么因素造成市场资源在不同的行业间分布的程度不一样?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行业集中的资源更多,而有些行业集中的少?
毫无疑问,从逻辑上分析,不同行业之间应该存在平均盈利水平的差距才会导致不同行业间的资源配置不一样,现实研究也证实了这点,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行业之间的盈利水平不一样呢?另外,从逻辑上分析,市场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配置不同,很可能存在影响资源有效流动的阻碍,即企业退出壁垒。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波特五力模型研究的内容与上述问题需要研究的问题高度重合;

      (二)什么因素造成资源在行业内部聚集的形态不一样?即为什么各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不一样。这又可以分为两个小问题:
      A、行业集中度越高,是不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就越差,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就越小?寡头和垄断是不是真的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
      B、为了研究在行业内,资源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到底是如何分配?就必须深入研究企业之间到底如何竞争(经济竞争与非经济竞争)和如何合作?
      而上述问题的研究与波特理论中企业价值链及经营活动的研究内容有很多一致。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波特理论产生的时候,波特理论是对当时的产业经济学的有力发展,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杰出贡献;在现在看来,由于产业经济学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如汤明哲所言,波特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一部分而已。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3310819770
粤ICP备20051813号 优站网